繼久石讓之後,一位讓我聽著曲子就不禁流下淚的日本配樂大師。
也許會像「花火」的經驗一樣,先愛上配樂再去找電影來看,而且翻找一堆周邊評論資料。

OST版

LIVE版


(以下引用)
試將全曲可以分為三個主要的部分:
第一部分為前奏,從曲子的一開始到約55秒處,以電子音樂為主體,從遠而近,製造出一種冬天飄雪的意像
接下來的第二部分即進入主題,背景中穩重固定的「碰、碰、拍」節奏,此時飄雪的意像也不再,取而代之的雪天一氣的廣闊空間
第三部分約出現在2分45秒處,情緒上有一個轉折,儘管如此,此處的電子音樂低喃的仍讓曲子維持著相當平穩的氣氛,第三部分的單獨出現不久後,在3分3秒處第二部分也加了進來,第三部分仍在背景中持續增強,直到4分8秒時第三部分進入到高潮時,全曲即進入了尾聲。

往後的版本大約都包含這這三個部分,但比重上已開始產生變化,使得此一版本相當特別,電子音樂的比例最高,「人的情感」也最不強烈,傳達出了其他版本所沒有的悠遠意像。

同原聲帶中另有一首Forbidden Colours,是此曲的歌唱版本,即是此曲變化的開始,或者應該說,這可能才是坂本龍一本人對於這首曲子真正的想法吧!「碰、碰、拍」節奏已不若前曲中那麼強,電子音樂的部分也降低了不少,而最大的不同點在於曲終時的處理:第三部分的高潮段由鋼琴與絃樂交織在一起,沉重地長聲低鳴著,這也奠定了這首曲子此後的「主流」意象,強烈濃厚的情感。

from http://www.wretch.cc/blog/felixyu/1072653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iv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