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曾志朗


幾年前,我到美加開會,途經紐約百老匯。來到音樂劇聖地,那能錯過?下塌的旅館轉角處,剛好有家劇院,大大的看板上,一個身穿白紗禮服的女孩笑得很燦爛,驚呼「媽媽咪呀」(MAMMA MIA!),看來頗為有趣,當下就掏出口袋裡的錢買票進場,看了一場充滿歡樂活力的音樂劇。之後,這齣戲巡迴全世界,引起很大轟動,今年8月底也巡迴到了台灣,我的學生熱切討論,開演前的幾個月就買好票,上演前幾天聽到他們興奮討論,但其中一個學生卻愁眉不展,細問之下,原來他的票掉了。

   看他一臉鬱悶,我說:「來來來,我問你們一個問題,希望你們仔細想想,然後告訴我答案。」

  你口袋裡有兩張千元鈔票。

  A:你正要趕到劇院,去看一場期待已久的表演,票價剛好是一千元。到了劇院門口,你伸手一探,發現口袋裡只剩下一張千元鈔票,另外一千元不知道掉到那裡了!懊惱之餘,你會用剩下的一千元買票嗎?

  B:你很想去看一場期待已久的表演,票價剛好是一千元,因為怕買不到票,所以你一早就先跑去買票,隨手和另一張千元鈔票一齊放在口袋裡。表演快開始了,趕到戲院門口,你伸手一掏,發現口袋只剩下一張千元大鈔,票不知道掉到那裡了!懊惱之餘,你會用這剩下的一千元再買一張票嗎?

  我沒有做統計,因為看他們的表情就知道,和大多數的人一樣,在A的情況下,雖然心疼,還是會傾向拿出剩下的一千元,買票去看表演,心裡的不舒服很快就過去了;但在B的情況下,很多人選擇不看了,因為他們不願意「再」花一千元去買一張票。進一步問他們不願意再花錢買票的原因,則大多數人會告訴你,票好像變貴了,要花一倍的錢買同樣的票,他才不幹呢!

  但這不是很怪嗎?從經濟的實質面而言,在A情況下,不也是要用加倍的錢買同樣一張票嗎?最終結果都是要花兩千元去看一場表演,而且到了戲院門口時,口袋裡都只剩下一千元,那為什麼在B的情況之下,這一千元就變得十分沉重,掏不出來呢?

  如果我們再把A、B兩個情境仔細比對,則造成兩者心理負擔有所差異的原因似乎就呼之欲出了,答案應該是對剩下的這一千元的主觀價值,在A、B兩種情境下發生了變異。在A情境下,剩下的這一千元的主觀價值還是一千元,和掉了的那一千元沒有不同,就是一般的一千元;但在B情境下,剩下的這一千元的主觀價值變了,如果把這一千元拿去做別的事,它還是平常的一千元,但拿去「再」買一張票,則主觀價值就把丟掉的那一張票的票值也一併計算在內了,因為此時價值比對的主體是「票」,而不是一般的一千元了。

  讓我再來說明另一個實驗的安排與其結果,就會更清楚看到主觀比對的對象發生變化,個人的喜好傾向也會跟著改變!這個實驗是哈佛大學的一群社會神經科學家(social neuroscientist)合作研究的一個項目,研究者讓一群大學生受試者坐在一個放有很多食物的房間裡,請他們看看這些食物,並寫下對這些食物的喜愛程度;寫完之後,就實際去品嚐這些食物,再憑真實口感寫下喜愛的程度。

  實驗者又做了一些額外的佈置,改變了實驗室的情境。在第一種情境裡,房間的食物和之前一樣,但在隔著玻璃的隔壁房間裡擺了一些看起來很好吃的巧克力,受試者看得到卻吃不到;在第二種情境裡,房間裡的食物都一樣,但隔著玻璃所看到的食物卻都是一些很粗糙的食物罐頭。受試者仍然和之前一樣,只對自己房間裡拿得到、吃得到的食物先做預期的喜愛評估,再做吃下去之後的口感喜愛度評量!

  結果真的很有趣,當隔壁房間出現的是包裝精美的巧克力糖,則對自己房間裡的食物的喜愛度預估值明顯降低;而在隔房看到的是粗糙食物罐頭時,受試者對當前食物的喜愛預估都明顯提高了,也就是說,主觀比對的對象變了,個人對當前事物的價值判斷也跟著改變。但這實驗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結果,即雖然個人的主觀預估會受到隱含性比對對象的影響,但實際入口後的口感卻一點也沒有變化,換句話說,影響預估行為的那些想像的比對對象,已經被現實的對象所取代了,受試者這一口咬下去,食物的口感的比對對象不再是對巧克力的美好想像,也不是那些粗糙的罐頭食物的不良印象,而是自己對當前食物的以往記憶之比較。比對的對象(不管是真實還是虛擬)變了,喜好也為之改變!…

【欲閱讀完整的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2007年11月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iv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