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平的,要贏看我的

他不僅是全球最有影響力的記者之一,更是解析全球化趨勢的暢銷書作家。
抹平世界中的工作者,除了必讀他的著作保住飯碗,又可從他自己的成功經驗學到什麼?

文/陳雅慧(CHEERS)


哥倫布因為相信地球是圓的,勇敢探險發現新大陸,從此名垂青史。《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專欄記者湯瑪斯‧佛里曼(Thomas L. Friedman)則發揮記者的好奇心,抓住科技剷平國界的趨勢,寫出讓全世界工作者焦慮的《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

這本書於2005年4月出版後,就高掛《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超過兩年,直到佛里曼出增訂版。美國《商業週刊》(BusinessWeek)說,所有的MBA都在讀《世界是平的》。從美國長春藤大學到北京、上海的重點中學,校長都要求學生入學之前先讀完這本書。如今要討論世界趨勢,不管在哪一方面,都會以「世界是平的」作為起點。
 
這位得過3次普立茲獎的新聞工作者如今被稱為「全球化的趨勢大師」,和前哈佛大學校長桑默斯(Lawrence Summers)在哈佛合開全球化的課程。每週三和週五他在《紐約時報》的專欄,經過全世界700多種報紙轉載,可說是有史以來,全球最有影響力的記者。
 
從一個報導中東局勢的記者,到影響全球的趨勢大師,佛里曼如何在平的世界裡快速竄紅?

自己就是「全球化3.0」的示範

佛里曼認為在2000年後進入「全球化3.0」時代。在「全球化1.0」時代,國家必須有全球化的思維才能富強。「2.0」,企業必須有全球思維,才能存活。「3.0」則是個人必須有全球思維,才能吃得開。佛里曼成名過程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佛里曼早在他於1999年出版的《了解全球化》(The Lexus and Olive Tree: Understanding Globalization)一書中,就仔細說明過自己觀察世界、抓住趨勢的方法:永遠用多維(multi-dimension)的架構思考。佛里曼最早擔任中東的記者,之後到《紐約時報》擔任國際事務記者,接著跨足採訪外交政策和國際金融,這4個領域的採訪經驗讓他在觀察時事發展時,可以隨時從政治、文化、國家安全和金融等不同角度交錯對焦,因此往往看到別人看不到的視角。
 
建立這樣的四維觀察架構後,佛里曼又在往後的工作中陸續加入了科技和環保這兩個領域的專業知識,如同萬花筒一般,原本簡單的色塊,透過多面玻璃反射重組成為奇幻的美景。佛里曼用政治、文化、國家安全、金融、科技、環保六維架構替讀者解讀變化中的世界。 


2004年2月,佛里曼抵達印度班加洛,採訪印度科技業的寶石Infosys執行長奈里坎尼(Nandan Nilekani)。Infosys的會議室配備了由40面液晶面板組成、佔據整面牆的巨大螢幕。奈里坎尼指著佛里曼見過最大的電視螢幕,驕傲的解釋:「坐在這,可以和紐約、倫敦、波士頓、舊金山同時開會,全部都是現場即時,如果會議結果要交給新加坡的廠商執行,新加坡可以立即加入現場,這就是全球化。」佛里曼看到巨大螢幕上掛著8個時鐘,反映了Infosys一年365天,一天24小時不休息的業務寫照,心中咀嚼著奈里坎尼的總結:「競賽場正在剷平。」
 

若是一個主跑科技的記者,可能會就這次採訪寫出一個精采的企業報導,或是科技產業鏈的新趨勢。金融記者或許將大書Infosys這個潛力股的後勢看漲,甚至鼓勵投資印度基金。負責國家安全和政治路線記者的直覺反應則可能是「這不是我的線」,或壓根沒發現有什麼新角度。
 
但是擁有六維視角、可把普通幾個彩色色塊組成斑斕萬花筒的佛里曼,2004年採訪回程在廂型車後座,筆記本上寫下幾個字:「世界是平的」,他心裡又興奮、又恐懼。身為記者的細胞很興奮,因為他發現了解讀世界的全新架構;但是身為工作者,他卻感到恐懼,因為抹平的世界,任何角落裡只要是有能力的男女,插上插頭都可以大顯身手推動全球化,這再也不是專屬於西方、白人的全球化。



無法被外包的佛里曼

於是佛里曼決定放下一切,寫一本書。他告訴當時《紐約時報》的主管:「如果你不趕快讓我休3個月的假,我就會因為抓不住世界的趨勢而落伍,若是我在《紐約時報》寫出落伍的專欄,恐怕對報社不是很好。」
 

佛里曼在還沒有寫出《世界是平的》之前,就已經找到自己專業生涯登峰造極的捷徑,那就是——「人人都要提高自己的附加價值」。佛里曼體認到自己身為記者的附加價值不在於報導和分析即時新聞,更在於拼湊出即時新聞背後的推動力,搶先為讀者解讀趨勢。這是一份無法外包給印度或中國記者的工作,也正是佛里曼的附加價值。
 

2005年《世界是平的》成為暢銷書後,佛里曼並未放鬆深化自己的附加價值。兩年後,更追加出版新增將近百頁的增訂版。亞馬遜網路書店編輯採訪他時,提問:「從來沒有人這樣做過,增訂100多頁的新資料,為什麼你想要寫增訂版?」佛里曼回答:「因為太多人問我,『現在我知道世界是平的,然後呢?』增訂版就是要回答從教育方面該怎麼改革,父母及學校可以怎麼做?還有這兩年中新科技讓世界變得更平的現況。」
 
增訂版出版不久,佛里曼又在《紐約時報》的專欄中向讀者宣布:「我又要向各位告假,去寫一本和能源環保有關的書了。」

加入綠能的趨勢之眼

2008年9月,佛里曼出版《世界又熱又平又擠》(Hot, Flat, and Crowded),旋即登上亞馬遜暢銷書第一名。在這本書中佛里曼繼續追蹤他對於全球化的犀利觀察,指出當前全球暖化、全球市場扁平化和人滿為患3大趨勢正在形塑今日世界。扁平化的世界讓後起的開發中國家也孕育出龐大的中產階級,這群龐大的中產階級以美國夢為目標,追求更好的生活,也快速竭盡地球的能源,加速地球暖化。佛里曼在新書中呼籲全球正視地球暖化的現況,嚴肅思考把環保和綠能當作下一波的成長機會。
 
新書熱騰騰上架不久,佛里曼便馬不停蹄的在個人網頁上展開「第18章計劃」。因為新書的原書只有到17章,佛里曼廣邀讀者提供閱讀本書的建議和各種解決方法,緊鑼密鼓的寫作第18章,期待可以給美國剛執政的新政府更多的壓力和方向。
 
佛里曼自己就是在全球化3.0當中,最好的成功範例。他帶給讀者焦慮,也給讀者解答。但是他眾多書迷的心情或許是:希望下一次他在《紐約時報》專欄請假去寫書的時間,可以不要來得太快。

佛里曼小檔案(Thomas L. Freidman)
生日:1953年生
職業:《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作家
個人網頁:
http: //www. thomaslfriedman.com
學歷:布蘭迪斯大學(Brandeis University)中東研究學士
   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中東研究碩士
著作:《從貝魯特到耶路薩冷》(1989)
   《了解全球化 》(1999)
   《世界是平的》(2005)
   《世界又熱又平又擠》(200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iv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